一、如何理解“语文”?
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影响学生灵魂最大的也应该是语文教师,一个学生长大回忆最多的也是语文教师给他带来的影响,这是说语文的重要性。这一点,从学生到教师,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认识到,不太重视,将它等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不对的。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安身立命。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
二、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教学是从西方来的,一百多年了,它和我们传统教育是不一样的,它是把所有的教育内容分科传授。这是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就是培养干活的人,它的好处就是效率高。那么它丧失的是什么呢?它丧失的是知识本身的一些价值。我们现在把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一个学科一个学科来比较,这样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而是根据需要来的。语文本质上不是一门学科,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学好语文。实际上,我们现在在考试、教育中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比如,为什么别的科的高考总分是100分,而它和数学是150分呢?实际上,这是认识到了它的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语文什么都包括,天文地理都可以在里边。孔老夫子给学生讲课,一天到晚不就讲语文吗?讲完之后这学生不就什么都能干了吗?他的学生有当官的,有经商的,有带兵打仗的等等。
我们现在的一个极端是把语文抽空了,抽空就导致学生最后厌恶语文课。本来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一门课,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现在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成了最讨厌的一门课。这是我们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把那么好的东西讲成了学生最讨厌的东西的呢?那就回过头来看我们是怎样讲语文的,我们都把它讲枯燥了,讲得干巴巴。语文首先要强调整体的感受,不能抛弃整体感受来讲具体的技巧。不要把已经作为教材的东西都讲得很有道理,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我们就是丧失了感受这一层,我们没有把课文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是美文,是好文章,然后再讲为什么好;如果是议论文,让学生感受到它讲得有道理,被它的道理所折服。学生还没有服这篇文章,你就硬说它好,从教育学上来讲是不合逻辑的。当然我们选入课本的教材大多数是被历史证明是好的文章,但这毕竟是别人证明的,学生还没有接受。不能说很多专家承认这是好文章,你就要接受,这行不通。比如说鲁迅先生《呐喊》里面的《故乡》最后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这段话挺好,但作为一篇小说,我认为它写到前边‘听着船底潺潺的水声’,就可以结束了,后边这是画蛇添足。”我说这个学生好,这就是自己的感受,不是胡说,他是从小说结构来讲的。学语文首先不能把它看成一个学科,而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另外把课内和课外打通,光上课学不好语文的。我们不应该只研究语言符号本身的东西,包括我们很多语言学家也把这个学问做死了:生活中的语言听不懂,然后去研究这个地方的方言,用计算机把它录下来,然后去分析它的音高音低,这个东西是脱离生活的,只有极少数人做就够了,不要那么多人去写博士、硕士论文。所以说语文要跟生活结合,这是非常迫切的。
三、语文教材的不足
改革之前的那些教材虽然老,虽然僵化,但是它自己的目的性很明确,即过去的教材有它的优点,就是清楚。现在这些语文教材如果说它还有前进中的不足的话,就是改得有点乱,有时候教学目的不容易体现出来。也可能是难免的,经过几年的磨合也许能使它变得清晰起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时代的特点过于突出。语文不是政治课,不需要太突出时代的东西,应该还是讲究经典,只要文章好,能把思想错误指出来就行了。我们古代的一些文章难道思想都是正确的吗?不见得思想正确,但是它文章好,就可以选。不要选进来之后就说它什么都好,以便学生知道不同的东西,既知道资产阶级的文章也知道无产阶级的文章。我觉得这才是好的教材。
四、语文教师应如何讲课
我觉得语文课应该是以导读为主,教师应该是个导游员。如果把课文看成一个园林,一个旅游点,教师应是一个导游员,因为教师已经事先进去看过了,已经熟悉一些情况了,然后领着去,一路介绍,但是不要找定性的东西,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如果真是自己的理解,还可以说出来,特别是不要背别人长篇大论的东西,不要背别人嚼碎的东西。这个方面我们还要去学习孔夫子,谈语文必须从孔子谈起。我推荐语文教师看《论语》,孔子给学生回答问题不是讲大道理,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比如学生问“孝”和“仁”,孔子每一次回答都是不一样的,就是说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最后的目的就一个,都是让它们知道什么是孝。对一个概念、一个思想的理解有一个基本差不多的内涵就可以了,它表现在具体语言形式的时候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针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标准答案,这个思想很重要。语文教师最高的榜样是孔子,但孔子也不认为自己讲的是绝对真理,很多话都是商量得“不亦乐乎”,这就是说我把我的人生经验告诉大家了,虽然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有自信,但它不是绝对真理,所以学生喜欢孔子,喜欢和他争论,孔子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完全是平等对话,这是我们做语文教师应该效仿的。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去理解活生生的人性是最重要的,这样不但学生得到解放,教师自己也解放了,这样学生和老师都解放了,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孔子的语文教育观念是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孔子跟子贡说,颜回咱们是比不了,他能举一知十,我们只能举一知二,咱们都是一般人。他讲举一反三的问题,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的,他有发脾气的时候,他发脾气不是说学生答对或答错,是因为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他只对懒惰的学生发脾气,而且是懒于思考的学生。这也是语文教师应该效仿的。我们现在学习西方一些教育理论的就把一切弄得太死板了,一切都放在一个一个的小格格里,而不知道世界是变化的。
语文的工具性是不能放弃的,语文是个大全,它里面必须有工具性、知识性的东西,但最根本的还是人文性,这两个又不能分成两块。所以我们实际上对理想的语文教师要求他自身是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能够在讲工具性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融进去人文性而不是分成两块。我在新加坡给学生讲当代文学,里面就讲到茹志娟的《百合花》,是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一个解放军战士的故事,当时我没有想到我讲这个课文把学生都讲哭了。一开始我就没有理解,对于共产党、解放军,新加坡的青年学生也没有什么感情,为什么会哭呢?这是因为课文就是一个女兵自己叙述的一个可爱的小伙子,很朴实的青年,刚才还活蹦乱跳地跟新媳妇借被子,后来就牺牲了的这么一个过程,此中的核心恰恰是一种人性的东西,所以说50年代写解放军的小说能够打动90年代新加坡的学生。这次讲课我就很有感触:讲课不需要灌输什么东西,作品本身会感人,你把作品本身讲好了,什么目的都达到了,而且它还会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假如我们一开始就讲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可能就不感人了,有可能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我想我们现在语文课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这个。
五、到儒家教育思想里去继承和创新
儒家思想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思想。人活着要有为,儒家的根本是把语文和人的思想结合起来的,这是儒家最根本的一点。孔子也知道世界很混浊,社会很黑暗,不见得说了话有用,但是孔子精神就是坚定不移地去做,而且他的大道理都是用很朴素的语言说出来,跟生活、跟人生结合起来。这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儒家的思想“学以致用”。我们以往对待语文的两个思想一个是没用,把语文和生活对立起来,另外一个是小用或者是只为政治服务,不能和整个丰富的人生结合。我们现在要回到儒家的道路上去,把语文和人生根本的宗旨相联系。第二点是,儒家是非常有人情味的,儒家的思想是“君子温润如玉”,学语文让人感到亲切、温和,让人做人也很温和,说到底就是语文让人知道真理的无限性,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绝对真理,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都看成人生接力中的一些台阶。学了语文知道世界无边,学了之后在一个范围内有用,但是在外边还是那么多,这样对知识的真理有一种敬畏。这是东方文明的一个根本。还有儒家另外一个思想叫中和的精神,语文最后也是中和就是调节人心灵,通过语文来调节人心灵,同样一个事情这个人说是正确的,那个人说或许是错误的反正都有道理,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定型。通过语文应该讲这个世界的丰富性,通过语文讲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构成气象万千的大世界。孔夫子讲的东西很丰富,然后让你自己去发展,比如这个学生适合经商,可是孔子不是给他讲经商的道理,讲的还是整个做人的道理,但对他的经商有一定的作用。儒家的“取宏用精”的思想要放到语文教学中来,不要目光太短浅、急功近利,好像市场上需要什么我才教什么,但要想到市场是变化的,还有一些东西是受用终身的,这个是我们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的。儒家很少讲宇宙论的问题,不去讲,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我们说的绝对论的问题,宇宙的本质是什么,孔子不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说他不懂,而是那些有别的人去讲。我们语文讲的是人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语文学习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和谐社会。
语文训练是语文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课堂教学担负的任务很多,而且语文训练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语文训练不应局限于有限的课堂内,还应延伸到课堂以外。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活动,如让学生组织课外语文小组,举办读书会、朗诵会、学者报告会,向报刊发表推荐、定期展示写作成果等。使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形成互补机制,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