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寝室同学处好关系?独立生活如何不当月光族?大学初体验,学长、专家陪你走过适应期。
“个性独立的‘90后’一方面对未来充满自信,另一方面,由于绝大部分‘90后’是独生子女,因而部分人还是对父母存在依赖。上大学就等于独自步入一个新环境,对这些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挑战。”随着越来越多新生将要走进大学,如何帮助他们摆脱“新生不适症”已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话题。
“虽然只是大一,但孩子却提出要配备许多高档数码产品,这些我们该买吗?”“住集体寝室,要是我和同学的关系没处好,那该怎么办啊!”连日来,本报热线2205000不断接到这样的询问,记者也特意邀请了对大学生活颇有心得的高年级学生以及相关专家、老师,为“新生不适症”开出良方。
新生消费不要太“超前”
[症状一] 准大学生“装备”花费过万
“电脑6000元、数码相机2500元、手机2000元……”杨君的大学入学行李清单上,所列的东西价值1万余元。昨日,记者走访了长沙几家大型数码商场,营业员告诉记者,每一学年快开学时,前来为准大学生购买电脑、手机的家长络绎不绝。那么,对于新生来说,大一真的需要这么齐全的“装备”吗?
[提醒] 大二买电脑也不迟
“如果不是编程或者做PowerPoint的专业,大一时去学校的机房或附近的网吧就可以满足上
网的需求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6级的王同学说,他的电脑没有带去学校,而是一直放在家里,因为平时学习并不太需要。很多同学大一时就以学习的名义向家长要求买电脑,实际上,新生初次离开父母老师的管理,很容易因此沉溺电脑游戏和网络,白白耽误了学习的时间。他认为大二时再考虑购买电脑也不迟。
学会做自己的会计
[症状二] 独立生活却成“月光族”
独立生活,自己给自己当家,这是新生们盼望已久的“特权”。然而,从以往的新生经历中记者发现,由于从来都是父母打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一些大手大脚的新生难免成为“月光族”,最后只好伸手向家长要、向同学借。可见,理财是新生们开始独立生活的第一道关卡。
[提醒] 提前计划,学会节制花钱
“爸妈给的生活费并不多,可我每次都很够用。”在山东上大学的夏洁是大三的学生,她提醒学弟学妹,第一次在外生活,更要做好消费计划。像她就会在每次开学时把生活费存入银行,然后按月给自己“发工资”。而平时她花钱的窍门是:每月先把饭卡充足,这样吃饭就不成问题了,同时把每月大笔的消费清单记录下来,了解每一笔大额支出的同时,也可以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自觉学习很重要
[症状三] 优等生大一期末差点挂科
“以为进了自由的大学就像进了天堂,没想到第一个学期就有几门课程差点挂科。”一年前,刚走进大学的肖萧很是迷茫,他告诉记者,没有约束的生活让他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记者发现,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不少人认为升入大学就大功告成,便抱着彻底放松的心态,使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缺乏驱动力。
[提醒] 人生规划从大学开始
“与中学时代截然不同,大学里没有人随时随地催促你学习,人生规划要由自己来决定。”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先江老师说,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有很大差别,老师很少布置作业,课堂也不像中学时那样紧凑,很多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他建议新生们多与高年级的师兄师姐沟通、学习,吸取他们成长的体会和经验。同时,大学生涯是进入社会的前奏,新生们不要沉溺于玩乐,要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增长自己的学识,尝试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职业规划,这样奋斗才有动力。
乐于助人让你交到很多朋友
[症状四] 集体生活让不少人束手无策
进入大学后,新生们开始了集体生活。许多独生子女住进多人间的宿舍里,不知该如何与人打交道,时常独来独往,直到大一结束时,班里有些同学他还不认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何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同学相处,已成为新生最困惑的问题。
[提醒] 宽容谦让帮你很快融入新环境
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心理学博士唐海波告诉记者,新生们因为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常不能相互理解,其实只要善于换位思考,学会宽容、谦让、互相帮助,就可很好地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例如,帮同学带一份饭、提一壶水,在给别人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
湖南师范大学的肖星则建议学弟学妹大学里开拓自己的交往圈子,除了上课外,新生们不妨尝试打工,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加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