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部门职责 工作安排 思政研究 媒体关注 视频课堂 下载专区
思政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研究 >> 正文

李卫红:整体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

添加时间:2010-01-08 10:05:00 来源:教育部网站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潜心治学、甘于奉献,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60年来,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引领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在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大学生、用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绩,为在高校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显著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理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理论工作者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勤奋钻研、不断探索,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2004年,党中央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532位专家中,来自高校系统有357人,占总数的67%。

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中央决定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广大高校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全国高校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5个,硕士点453个,从根本上扭转了一度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萎缩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支撑。

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明显加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制定了课程设置的05新方案,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重点进行建设。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在工程咨询委专家及相关学科专家认真的指导下,经过教材编写组辛勤、刻苦的努力,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了4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任务。近两年,又对教材进行了反复修订和完善。4本新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针对性,成为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教材使用后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对全国任课教师进行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分期分批培训;大力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式教学、互动性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不断拓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五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系统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人员已达12848人,其中教授1674人,副教授4489人。通过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正在茁壮成长,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电话:0471-4309384  E-mail: nndxuan@im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