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部门职责 工作安排 思政研究 媒体关注 视频课堂 下载专区
思政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研究 >> 正文

创新人才培养要把握几个关系

添加时间:2009-06-20 10:00:00 来源:光明日报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包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高科技产业化、技术革新、创业与实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构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下面结合教学工作谈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把握好的几方面关系: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接受专业训练,具备相关专业、行业和职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这就是继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独立思考并提出新问题,发现已有知识、技术的不足并找到其新的应用,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这就是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以智育为中心以及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术沙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参与到创新的环境中来,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一些高校将这一做法归结为研究型学习或探究性学习。

规范与创新的关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规范体现在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专业设置标准,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和讲解,学科专业思维模式的训练和养成,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规范,学生素质要求等。创新体现在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大学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创业精神的培育等。

创新以规范为基础,规范又以创新为追求。没有规范,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规范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我们改革已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拓宽专业基础,强化大学生实践教学,将人才培养与生产活动结合,注重培养有特色、有特长、有天性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共性是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规律,个性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相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一般标准,如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要求、人才基本素质标准等。个性则体现为学生的主体性、不可替代性,如学生的天赋、兴趣、爱好、特长等。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尊重教师的创新精神,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学教育注重理性思维、逻辑思维、量化实验,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科学思维(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人文教育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拓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侧重于反思、体验、感悟等思维方法的培养,以期使学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追求善和美,提升精神道德水平。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专业教学中如何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历程与人文历史、科学思维与人文思想、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进行融合,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例如,现代工程涉及从研究到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方面,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要培养出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首先对我们的教师队伍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指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语言、文化、哲学、历史、现代基础科学知识、道德规范的传授和训练,以及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教育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

在目前情况下,需要注重大学生以下素质的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收集、筛选、综合、评价来自不同领域并以不同形式呈现的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勇于创业及独立工作的能力等。具体做法是,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目标,完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学科交叉,增加选修课比例,扩大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课的自由度等。

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师生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一千多年前,韩愈在其《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面向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教材编写来给学生传授“道”已远远不够了,教师作为知识化身、权威象征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教师的作用由“授业”向“授渔”转化、由“解惑”向“引惑”转化。在无惑时引惑,在有惑时一道探惑、释惑,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行动和实践。这既反映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也反映在教师的科研活动中。通过师生间教学互动、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可以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人生经验、科学思维方法、创新人格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更有目的、更自觉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敏感性。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的教师队伍,探索研究性教学体制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这是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因此,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这种关系包括:高校与企业间建立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实习实训、工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地方重点工程和企业技术改造的科技攻关项目;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等。

(作者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电话:0471-4309384  E-mail: nndxuan@im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