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部门职责 工作安排 思政研究 媒体关注 视频课堂 下载专区
思政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研究 >> 正文

人才培养:衡量大学办学质量的核心标准

添加时间:2009-03-18 09:56: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

●大学对于社会的最大贡献,不在于它能拉动GDP几个百分点,也不在于它能生产多少篇SCI文章,而是在于人才的培养。

●凡事总有两面,上面的积极性高了,就抑制了下面的积极性;整齐划一的多了,生动有效的就少了。

●高水平的课程得靠高水准的学术保障。这是大学教学和中学教学的根本区别。

当今中国的大学,负担不轻: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辐射。忙活半天,反而把大学的本质、大学的根本使命忘却了。

当今中国的大学校长,压力不小:形形色色的排行榜冲击着大学校长们的心理。排名有各种权重,究竟什么是衡量一所大学质量的标准?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质量

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因为不同时代的要求而有所拓展,但是其核心功能——人才培养始终没有变。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大学是因为培养人才而存在的。我们常说,大学是长寿的,最早的欧洲大学有六七百年历史,一直存活到现在,就是因为社会永远需要人才的繁衍,如同人类的繁衍一样。许多教育先哲们都说,大学的本质是教育。许多著名的大学之所以声誉日隆,是因为他们成功地培养了在历史上可以留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和文化人。大学可能承担其他社会功能,譬如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文化产品生产,等等。但这些都是其核心功能的延伸,也就是人才培养的结果。大学不是因为这些社会功能的需求而存在。否则,我们去办研究所、公司和文化团体就是了。

大学对于社会的最大贡献,不在于它能拉动GDP几个百分点,也不在于它能生产多少篇SCI文章,而是在于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是要花极大的力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受教育者家庭这个微观的层面看,他们关心高等教育,主要也就是关心人才培养质量。许多家庭都把子女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视作最重要的长远的投资,一个贫困学生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就会改变整个家庭的境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迅速提高,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从“能上大学”逐渐变为“上好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好各类、各层次高质量的大学,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是我们的职责。

再深入分析一下,由于大学的种类很多,因此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识和衡量标准也各不相同。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观;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就提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基础学科见长的大学很看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工程技术学科见长的大学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高等职业学校则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不同层次的大学对人才培养质量更有着不同的参照系和要求。所以,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应当是既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又包含多样内容的质量观。衡量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应该是多把“尺子”,而不是一把“尺子”。

政府部门要着重做好投入监测引导工作

我国的各级政府是勤政的、强势的政府。我国的社会是政府主导型社会。政府的计划、统筹、指挥能力很强,成就了很多伟业,也包办了许多不该由政府做的事。这在许多工作中已成惯性,当然抓高等教育质量也不例外。凡事总有两面,上面的积极性高了,就抑制了下面的积极性;整齐划一的多了,生动有效的就少了。我以为,抓高等教育质量,政府部门和大学应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工作重心落在各大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归根结底是提高各大学的办学质量。

政府首先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公立大学的日常运行经费主要按学生数拨款,生均经费很低,没有随物价指数的上涨而增加,多少年没有变,去年涨了不少,但主要是还欠账,而且生均经费远达不到生均培养成本。以地处上海的部属院校为例,生均培养成本是2.2万元,去年生均经费增加后大致仅达到8500元。更重要的是,由于经费短缺,大学的各种开支都要用这笔经费,因此直接投入用于人才培养的费用更少。图书经费短缺、教学实验设施落后、实验经费不足、课程建设经费少得可怜、实习经费得过且过,等等,在各校都是普遍的现象。这些直接用在学生身上的、能发挥作用的、最有意义的经费严重不足。为此,在不减少科技创新专项的前提下,应逐年增加生均经费。

对大学办学质量的监测,是政府的职责。问题是采取什么方式。谈监测必然涉及评估,评估是监测的手段之一。问题也在于应怎样评估,以及由谁来评估。教学评估是为了促进大学的人才培养,不仅有评价的功能,还应有咨询的功能;不仅应告诉大学你在什么水准上,更大的意义在于指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当前应弱化评价功能,强化咨询功能,不搞奖励和评估挂钩。由于学校种类、层次不一样,因此不能搞划一的评估,而应搞分类或个性化的评估(如抽评)。评估的标准有很大的导向意义,必须体现国家的要求,比如,不以办学规模、数量为标准,而以质量为标准。教学评估应交给中介机构,如教育评估院、评估中心等,政府机构自己不组织,这样有利于保证评估公正客观,评估结果和资源分配不挂钩、和官员政绩不挂钩。当然中介机构要相对独立,不依附于政府。政府以第三方评估结果为参考,制定相应的政策,统筹教育的资源。这在世界各国都是通行的做法。

政府对大学提高办学质量的引导也很重要。政策就是导向。要引导各类、各层次大学办出特色,抑制规模盲目扩张的冲动,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等,引导的手段就是政策导向,支持倡导的,抑制不倡导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根本的责任

相比之下,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责任落在各大学身上,是校长操心的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根本的责任、永恒的主题,也是耗费精力多、见效不明显但长期起作用的内涵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建立规范的教育体系、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建设好教师队伍、改进教学管理等方面全面着手加以努力。我们的教育教学体系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一路走过来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为国家工业化道路服务的痕迹比较浓,专业化的教育比较成功,在当时的情况下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但是这一体系显然已不适应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经过30年改革开放,这一体系有了不少进步,但还需要进一步改造。这就需要不断解放思想,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队伍。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要保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是要有足够数量称职的教师,生师比不能过高。二是要千方百计激励、动员教师在教学、人才培养上增加投入。现在教师负担很重,几副担子一肩挑。要减少教师的行政兼职,校内设立专司科研的研究员系列,要求教授多上本科生课程。许多优秀教师的身上有着天生的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对此要奖励和倡导,以良好的师德师风熏陶日益增多的新教师。三是要保障教师的学术水平。高水平的课程得靠高水准的学术保障。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在这一点上是统一的。这是大学教学和中学教学的根本区别。

提高教育质量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是被动的机器。因此,人才培养要着眼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生动活泼的发展与成才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要为他们开设尽可能多的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转专业,得到“第二次选择”的机会;接受外校的插班生;增加在校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增加学生课外与教授通过科技活动等进行接触的机会;为个别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等等。总之,要因材施教,发扬个性。公共服务和后勤保障设施也要树立“用在学生身上最值得”的观念,舍得投入建设。(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电话:0471-4309384  E-mail: nndxuan@im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