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源泉和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就是在不断的理论创新中形成了“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一伟大理论成果,而构成这一理论成果的核心就是发展理论。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不断创新发展理论的过程中使“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凸显出来。在建党90周年的今天总结发展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对于弘扬党的创新精神、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进一步开创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理论的历史脉络
(一)以发展为主线深化发展观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工作战略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根本纲领。以“发展”为主线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中深化了发展观内涵。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指导下,形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发展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理念指导下,形成了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基础、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发展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义”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而形成了由生产力到制度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历史脉络,使发展的内涵由片面到全面、由客体到主体再到主客体互动而不断深化。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夯实发展理论内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既能摆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传统发展理论的束缚,又能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相抗衡,关键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中国才既没有像前苏联东欧国家那样解体,也没有像拉美国家那样动荡,而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夯实发展理论内核,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发展模式,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推进经济建设,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成这一发展理论的内核就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怎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形成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构成这一发展理论的内核就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怎样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以改革创新和谐为动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展战略,构成这一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怎样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
(三)以党的思想路线为灵魂不断推进发展理论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条思想路线成为发展理论不断创新的一条红线贯穿在发展理论的始终。
邓小平走出苏联模式的思想先导就是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这一思想路线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摒弃了“两个凡是”,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就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以这一思想路线为灵魂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范式的重大变革,即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由单纯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封闭半封闭向全面改革开放转变,由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健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将党的思想路线拓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了以“三个代表”为核心的党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理论。在着力探索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实现发展中促进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又提出了“求真务实”,这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求真”就是求发展之真,要探索发展的规律,“务实”就是要实现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科学总结。
(四)以人的解放为目标形成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人的解放为目标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体系。首先,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又不断深化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其次,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不同的时代,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理论永无止境。再次,几代领导集体都坚持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为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从邓小平“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江泽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的以人为本,内涵虽然不断丰富但立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质没有改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最后,几代领导人都将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理论的最终理想。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正是因为有这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理论的基本结论
(一)把握规律性:创新发展理论的根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理论的历史脉络可以看出把握规律性才能富有创造性、体现时代性。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走出了苏联模式的社会发展模式,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就是要着力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邓小平摒弃了仅仅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待社会主义的片面看法,重新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审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生产力为基点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洞悉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有机结合,从发展的角度审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深入到制度层面。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只有把握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才能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先进性。
由中国共产党努力把握发展规律的认识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待发展。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理论不能离开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第二,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区别,要将党的发展理论与当代西方的社会发展理论相区别;第三,人类社会发展的个别规律看待中国作为一个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所预想的未来共产主义是在英国、法国这些已经具备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西欧发达资本国家首先建立起来的。而中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思想有空间、时间和文化差距。因此,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同时还要将着力点放在中国的特殊性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只有突出中国特色的发展规律才能既走出苏联模式的社会发展模式又能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抵御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侵蚀,实现国家主权、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安全。
(二)重点与全面相统一:创新发展理论的基本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理论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方法,这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价值取向又立足中国实际的科学方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基于“发展是硬道理”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但是又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没有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不可能实现社会整体的同时进步,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思想,而其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达到“共同富裕”。这一重点与全面相统一的辩证方法使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在此基础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不仅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提出发展先进生产力,通过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在重点发展先进生产力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一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纲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仍然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其经济发展的内涵发展了根本转变,更加注重从社会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整体效应看待发展的内涵,因此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从重点与全面相统一的发展方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发展是社会整体的进步,社会有机体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衡量社会发展的程度是整体的发展水平,任何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发展观都是片面的、非科学的;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只有实现社会整体进步才能体现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第二,中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整体进步不能同时进行,只能采用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推进社会整体进步。这不仅是实现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基本结论,而且对各省、自治区、旗、县以及具体单位的发展来讲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四项基本原则:创新发展理论的方向保障
开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创新发展理论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保持一致的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体系,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经济建设的根本前提。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②四项基本原则成为社会主义的立国之本,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基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推进党的自身建设构建党与发展相结合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四项基本原则成为党统领发展的基本准则。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包括中国共产党执政建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创新性国家建设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和建设和谐世界论等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论。
由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创新发展理论的经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实现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在近代历史中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地命运的历史选择。实践证明,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民族的独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社会主义是党创新发展理论的支柱;第二,实现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表明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抑制资本逻辑的扩充。维护以无产阶级为主力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创新发展理论的实质与核心;第三,实现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也是创新发展理论的主导力量;第四,实现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推动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根本指南。党创新发展理论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化的路径和规律,探索富有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理论的基本启示
(一)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各族人民共谋发展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全国各族人民同谋发展的思想基础。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谋求发展的理想性和过程性的统一。发展不仅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理想追求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发展体现为由各个阶段性目标构成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党的最高纲领。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于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纲领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阶段性目标。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共谋发展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就是各族人民共谋发展的思想基础。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了思想基础。发展成果能否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是判断执政理念先进性的重要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实质与核心,从而为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只有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才能引领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共产党指导发展实践的经历表明,只有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第一,必须坚持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创立了邓小平发展理论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志的江泽民社会发展理论。但是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跟上时代潮流。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精神,不断总结发展实践经验,对发展理论作出新的概括和总结。因此,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理论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产生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发展理论的源泉。因此,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第二,必须具有问题意识,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着力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历史上任何发展理论不同就在于它总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解决时代的问题。在经历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复杂背景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根本问题,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又形成了江泽民社会发展理论。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形势和时代背景提出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论。
参考文献: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165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6-37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