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教师队伍和党政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给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与任务,本文通过对内蒙古有代表性的三所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内蒙古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现状,进一步探讨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帮助高校辅导员提升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对策
高校辅导员是我国普通高校特有的学生工作教育管理人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的主力军,采取措施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满意度,对稳定这支队伍和加强队伍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文献和部分高校辅导员攻读学位时的相关研究中,研究侧重于工作满意度的内涵、结构上,如影响因素、归属感和现状分析。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工作满意度对个体心理有着极为广泛而深远的作用,职业认同感强、工作压力小的,比职业认同感差、工作压力大的更为幸福,即工作满意度与个人身心健康之间呈正比。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内蒙古有代表性的三所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调查,了解当前内蒙古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现状,进一步探讨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帮助高校辅导员提升工作满意度,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调查对象与问卷处理
(一)调查对象:依据随机抽样原则,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三所本科院校共抽取辅导员120名,以分团委书记(团总支书记)、学办主任(学工办主任)、学生工作副书记(副院长)三个层次进行集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当场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114份,其中男性75名,女性39名;研究生学历48名,本科学历66名;未婚29人,已婚85人;工作6年以下53名,工作6年以上61名;初级及以下职称的80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有34名;收入在3000元以下45人,收入在3000元以上69人。
(二)问卷与数据处理:本文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测量采用浙江传媒学院董秀成老师编制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相关问卷》,问卷包括因变量的调查、工作特征的调查、工作压力感的调查、职业认同的调查4个维度58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被试者所得分数越高,代表其工作满意度越高。在董秀成老师的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为0.84,具有良好的同质信度和良好的效度。运用SAS9.1软件在电脑上进行统计处理,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
二、分析问卷
根据工作满意度4个维度的得分,将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相关问卷及各分量表上的得分情况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可知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少部分处于较低水平。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高校辅导员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辅导员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明显的改善,因而工作满意度呈现较高的特点。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在工作中受尊重的程度,这是很多专业课教师无法比拟的,先前的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个人身心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社会压力下,拥有较高工作满意度的人比拥有较低工作满意度的人更为健康,长期处于较低工作满意度的个体有可能会产生不良行为或诱发心理疾病。
研究结果表明,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收入水平维度上,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一)性别的差异比较:男性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高于女性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性别差异主要由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引起。男性在社会群体中较为强势,给人以坚强、独立和富有竞争性的印象,当遇到困难、挫折时容易从他处获得帮助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逐步克服;女性在困难挫折面前可能选择逃避或回避。
(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比较:本科学历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这可能与高校目前选拔聘任体制有关。近五年高校选拔辅导员采取凡进必考的方式,且要求为重点高校的硕士生,很多研究生对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及工作的复杂性准备不足,先前入职的辅导员多为本科期间从事学生工作且热心学生工作的积极分子,二者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满意度的感知有所不同。
(三)婚姻差异比较:已婚辅导员工作满意度高于未婚辅导员。已婚的辅导员基本上跨过了成家立业的门槛,他们会得到来自父母、家人、亲朋、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家庭成为自己的避难所和休息、调整的港湾,已婚的辅导员有更好的归属感和稳定感,伴侣可以帮其分担压力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未婚辅导员处于“成家、立业”的关键阶段,工作时间占用较长,找到心仪对象的机会较少,辅导员被戏称为“剩男剩女”的职业,此时容易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角色负荷过度,面临的选择以及选择的困惑可能会导致工作成就感的降低和情感耗竭。
(四)工作年限的差异比较:不同工作年限的辅导员在工作满意度及其它因子上不存在显著的工作年限差异。工作6年以下的辅导员在工作满意度维度高于工作六年以上的辅导员。刚工作的辅导员有许多新的知识要学习,也需要接触不同类型的人,工作富有新奇感和挑战性,而工作6年以上的辅导员处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期和职业倦怠期,每天面对重复的工作内容和庞大的学生群体,长期的付出与获得间的失衡,必然会导致个体心理体验的失衡,引发烦躁和失落的情绪。
(五)职称差异比较:初级职称的辅导员工作满意度要高于中级以上职称的。原因可能为辅导员大多为年轻人,工作经验和社会磨练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获得别人的认可,个人职称评定努力的空间大;当前高校的各种待遇大多与职称密切挂钩,职称越高,待遇就越好,而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辅导员,评定思政系列过程中难度越来越大,竞争比较激烈。
(六)月收入差异比较:月收入3000元以下辅导员工作满意度要高于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月收入3000元以下辅导员多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由学生时代靠家庭支持过渡到自己开始供养自己,生活开销相对少;月收入3000以上的辅导员大多成家,肩负着家庭、生活的重任,各种生活支出成为巨大的经济负担。
三、提升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一)社会层面
从社会层面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给予全新的认识和定位,将高校辅导员与高校教师同等对待,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
1 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
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高校辅导员获得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学生、家长的认同,有助于减轻辅导员的压力。调查发现,高校辅导员认为学校的专业教师地位较高,认为自己在高校中的地位较低。所以社会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真正从生活、工作上关心帮助辅导员,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充分实现辅导员的自我价值。
2 给予辅导员职业正确的认识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高校里其他教师在思想政治角度育人的职责不太明确,日常主要做好授课、科研即可。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大,但现实中得到关注的程度有所不同,需要社会给予一个宽松的发展平台。首先要对高校辅导员形成良好的公共尊重、信任的氛围,在校内评聘、升迁、待遇方面与教学岗位保持一致。其次对辅导员建构合理的期望,高校辅导员不是大学生的全职保姆,因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学校层面
高校是辅导员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其培育健康心理的主要环境,如果这一主要环境发生变化,辅导员的心理变化也就特别明显。良性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可考虑如下措施来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
1 把好入口关,确保辅导员的质量
实践证明学生工作经验丰富、基础好的容易胜任辅导员工作岗位,高校在制定选拔辅导员的政治标准和业务标准时,基本条件应该为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志愿从事学生工作的毕业生,选拔优秀毕业生从事这一工作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其潜力,从而弱化高校辅导员工作自身的难度和复杂性。高校层面不单要按比例配齐、配足辅导员以保证辅导员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优化辅导员的结构,通过不断的调整,促进辅导员队伍的文化程度、年龄趋向合理,实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要求。
2 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
关于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仍存在争议,目前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和明确的职责范围,这势必影响到辅导员职能的发挥,部分辅导员没有将辅导员工作视为一种固定的职业并打算长期从事。因此当务之急要明确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理顺辅导员与教学管理人员、行政办公人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将高校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重点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从制度上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3 建立健全辅导员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辅导员作为高校特殊的职业,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动机,需要重视其在工作中的自我发展,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付出给予认可和积极评价很有必要。学校应完善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职务职称系列,从实际出发,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为顺利开展辅导员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关注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出路问题,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和科学规划,为高校辅导员提供施展才华和体验成功的平台。学校应切实将高校辅导员队伍作为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选拔的重要来源;对要求转岗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辅导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学习的机会;对辅导员的一些具体问题,均应认真的考虑,并结合实际,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解除其后顾之忧,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辅导员看到工作有出路,确保辅导员付出和所得相适应,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满意程度,吸引更多有意愿的人从事这一职业。
(三)辅导员层面
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社会和学校层面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一个良好、宽松、激励的环境,辅导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工作满意度。
1 准确的自我定位
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期待,做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辅导员工作繁琐,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落差,当个人自我评价低、目标期望小时,遭受挫折的可能相对小;当个人自我评价高、角色脱离现实时,产生挫折和心理问题的可能就大,因而辅导员要注重培养自我意识和正确看待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善于利用自我意识来实现自我调节,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心态。
2 改进工作方法,走职业化道路
高校辅导员要勇于打破原有的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要勇于否定自我,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开拓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也要敢于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建构适应时代特征的高效率教育模式。高校辅导员还应积极参加实践,提高抗干扰能力和抗挫折力,在行为上自觉控制自己的言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专家化、专业化,在未来的工作中努力培养兴趣,做一名职业目标明确、生涯规划合理、业务素质过硬、道德高尚的辅导员是所有辅导员的目标追求和人生理想。
3 合理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
选择做辅导员工作,就意味着担负起去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认识到辅导员工作对于国家、社会、自治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自身也要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按照长期性、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持续性的原则,通过制订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为自己确定事业大计,谋划未来。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硕士学历辅导员的幸福感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的辅导员,所以现如今的辅导员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进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规划合理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对高校辅导员而说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6年4月
2.陈云英,孙少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研究.心理科学.1994,17:3:146
3.方海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能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06
4.吕莉.高校教师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硕士学位.2005
5.邱芬.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夏凌翔,黄希庭.论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
7.杨秀伟.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位论文,2005.
8.张凡迪,范立国.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重要性调查与研究[z],沈阳大学报.85-88